
90后供电小伙脸被晒炸 背后故事令人动容
你敢相信吗?
这是一张“90后”供电员工的脸!
黝黑的脸上分布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“疤”
裂开的“疤”间露出殷红的皮肤
最大的几块“疤”之间还透出若隐若现的血色
宽厚的下嘴唇有一道
被高原紫外线和雪风吹得皴裂的“深沟”
这张脸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
故事发生在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甘孜巴塘县这里是“三区两州”深度贫困地区
“眼镜儿,注意拉紧钢缆!”4月8日,在中咱—苏洼龙35千伏输电线路44号塔组立现场,“眼镜儿”正专注地拉着绞磨的钢缆。
工友口中的“眼镜儿”名叫陈勇,是四川巴中供电公司援建电网建设施工队的一员——正是这张脸的主人。1991年出生的他,个头不高,身材瘦小,文质彬彬的脸上戴着一副黑边方框高度近视眼镜,头戴蓝色安全帽,有些褪色的衣服两肩上沾满了拉钢缆留下的黄色锈迹,已经褪色的牛仔裤上也磨出了大大小小的开口。陈勇性格内向腼腆,话不多,但干起活来很拼,从不马虎,也能吃苦。今年3月中旬,陈勇跟随巴中供电公司的施工队进驻甘孜州巴塘县,参与架设输电线路,主要负责铁塔组立的地面工作。“拉绞磨”、地面组片、牵引风绳、搬运塔材……陈勇一样不落,动作麻利。工友一声“眼镜儿”,他随叫随到,从不叫苦说累。
他所在的这支施工队已经有两名工人因为高反离开。“眼镜儿”很顽强,尽管高反强烈,但他坚持了下来。
紫外线辐射和风雪侵袭让他的脸上皴裂、脱皮。“这里工作很苦,可想着能帮当地的老百姓早一日脱贫致富,再苦再累也值了。”陈勇说,有了充足的电力,深度贫困的巴塘,才能发展得更好,“电足了,日子才能更亮堂。”
高原上,缺氧、暴晒,风里来、雨里去,陈勇和同事们一直坚守在这里。有时,站在山丘上,他会看一看周围的景色,那么美。他畅想着等这条输电线路完工,深山沟壑中将会亮起一盏盏灯,响起机械的马达声,家家户户用了动力电,为美好生活奋斗。“想到这些,我心里挺美的。我这张脸,成啥样都行。”陈勇说。
正是像“眼镜儿”一样普通而又可爱的电网建设者,用自己的汗水和坚守,撑起了巴塘高原藏区百姓的光明梦、致富梦、幸福梦……
“不远处的一个毛桃基地,是巴塘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之一。‘三区两州’电网建设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。”据巴中供电公司“三区两州”甘孜巴塘援建项目指挥长李亚伟介绍,巴塘县委县政府围绕酸石榴、海椒、毛桃等八大农业基地建设等持续壮大特色农业,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经济发展。充足的电力,为巴塘的光明未来,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据了解,截至目前,巴中供电公司已组织400余人的施工队伍分别奋战在110千伏中咱输变电新建工程及35千伏配套工程的6个标段,确保工程在2020年6月30日前建成投运。该工程将有效提高苏洼龙、中咱片区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,结束巴塘县南部地区冬季缺电的历史;同时,也可以缩短供电半径,有效解决低电压问题,提高电能质量。
脱贫攻坚,电力是基础、是保障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!
国家电网正全力攻克“三区两州”深度贫困地区最后堡垒。像“眼镜儿”一样的电网建设者们有信心、有能力圆满完成任务,让贫困地区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!
这张脸
已经深深印入我们心里
“眼镜儿”,好样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