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98年:照亮抗洪保电现场
【电力工业70个瞬间 | 1998年:照亮抗洪保电现场】九江地处江西北部、长江南岸,是京九铁路线上至关重要的枢纽。1998年8月7日13时50分,九江城区以西4号闸与5号闸间30米的堤坝决堤。这座古城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。
当时,九江供电局(现九江供电公司)调度班班长祝恒华正在调度台紧张地监控电网运行。几分钟前,他接到城区防汛指挥部电话:“长江城防堤坝可能要决口,采取措施应对。”洪水咆哮而来,刻不容缓。祝恒华发出调度指令,由110千伏茅山头变电站值班员操作,将可能被淹的110千伏高压线断电,防止出现触电伤害事故。
7日15时20分,九江供电局接市政府指示,在全长近5000米的第二条防线上架设照明线路,天黑前必须亮灯。50人的应急小分队立刻赶赴现场,在堤坝上立杆拉线装灯。然而,当时的照明条件远远满足不了堵决口的需要。现场勘察后,应急人员决定在决口处围堰对面50米处的一艘趸船上临时加装探照灯。8日4时,4盏500瓦探照灯将现场照得亮如白昼。
8月12日18时,经过4000多名解放军官兵奋战,九江决口成功合龙。九江供电局从抢险保供电转入灾后重建。经过百日决战,电网灾后重建在当年年内全面完成。
21年过去了,九江城乡电网已发生巨变。220千伏变电站从1998年的3座增加到18座,城区变电站5年前就实现了双电源供电,配网互导互供能力增强。2017年,九江城乡实现配电自动化,故障智能定位、隔离达到全国先进水平。从规划、设计入手,电网抗洪、抗冰、防雷能力不断增强。